联系我们
    
国家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物联网 标签制作安装指导手册
来源: | 作者:MICKY | 发布时间: 2025-03-12 | 121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家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物联网 标签制作安装指导手册

国家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物联网 标签制作安装指导手册

为推进公司电网实物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和应用,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技术规范》和《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管理办法》等标准制度,开展实物“ID”标签制作安装指导手册编制工作。

2019年,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电网设备〔2019〕414号)部署,在变电14类和配电2类设备赋码实施基础上,由国网陕西电力牵头,国网浙江、山东电力配合,编制站内交流设备8类、换流设备24类、输电9类、配电3类实物“ID”标签制作安装指导手册。

2020年,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2020年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家电网设备〔2020〕227号)部署,由国网陕西电力编制站内交流设备6类、生产辅助6类实物“ID”标签制作安指导手册。

2021年,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资产全寿命周期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国家电网设备〔2021〕91号)和《国网设备部关于印发2021年电网实物“ID”建设应用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设备计划〔2021〕44号)要求,以实物“ID”整站整线业务应用范围,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编制站内交流设备8类、输电电缆线路辅助系统6大类17小类、生产辅助12大类29小类设备及设施实物“ID”标签制作安装指导手册。

本手册指导相关人员快速了解和熟悉实物“ID”标签选用、制作、安装、验收等要求,确保标签选择合理、制作工艺规范、安装标准统一。

本手册共分为两册,第一册适用于增量资产,第二册适用于存量资产。本册为增量资产分册

1 范围

本手册明确了二维码、RFID两类实物“ID”标签在电力设备上的应用要求。

本手册适用于增量设备的实物“ID”标签制作安装,包含以下设备对象:

站内交流设备36类,含主变压器、断路器、组合电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抗器、电力电容器、耦合电容器、接地变、站用变、开关柜、避雷器、消弧装置、充气柜、高压熔断器、油浸式变压器(换流变、电抗器)固定灭火系统、串联补偿装置、母线、避雷针、接地网、穿墙套管、接地电阻、站内电缆、隔直装置、直流电源系统、交流电源系统(站用电系统)、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阻波器、结合滤波器、静态无功补偿器(SVC)、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滤波电容器、TBS阀组、启动电阻、站内环网柜。

站内换流设备24类,含换流变压器、油浸式平波电抗器、干式平波电抗器、晶闸管换流阀、IGBT换流阀、直流转换开关、直流断路器、直流隔离开关、直流分压器、光电流互感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阀内水冷系统、阀外水冷系统、阀外风冷系统、直流穿墙套管、直流滤波器、交流滤波器、直流避雷器、接地极、直流电容器、换流一次电抗器、阀厅空调、直流PLC调谐装置、调相机。

输电设备8类,含架空线路、运行杆塔、电缆段、电缆终端、电缆接头、电缆接地箱、电缆分支箱、交叉互联箱。

配电设备5类,含配电变压器、环网柜、柱上开关、电缆分支箱、中压电杆。

生产辅助设备12大类29小类,含消防系统(全站消防)、视频监控系统、辅助设施集成控制系统、防盗报警装置、防误闭锁装置、安全警卫系统、排水系统、工业水生活水系统、工业电视及广播系统、空调装置、照明系统、房屋土建设施(主控楼、调度楼、检修楼、办公楼、变电室、配电装控室、母线室、蓄电池室、通风机房、变压器检修间、继电保护室、电能表室、配电所、消防室、水泵室、门卫室、场地、围墙)。

2 通用要求

2.1 实物“ID”获取

实物“ID”编码和二维码图形应从供应商平台下载。在各单位系统正式上线前,可由供应商根据实物“ID”编码自行生成。需与现场核实生产实物“ID”编码数量的,核对完后生产实物“ID”编码。供应商获取实物“ID”操作,具体可参见《国家电网公司业务集成优化改造试点(多码联动)设计开发与实施项目用户使用手册》。简要步骤如下:

1.供应商登录外网的供应商服务平台,登陆地址:https://ecp.sgcc.com.cn/swid/ddswid/ddindex。

标签内容

标签内部存储的数据为实物“ID”编码。

电网资产实物“ID”由24位十进制数据组成,代码结构由公司代码段、识别码、流水号和校验码四部分构成,各部分代码位数见表2-1。

表2-1 电网资产实物“ID”编码构成

序号

1

2

3

4

代码名称

公司代码段

识别码

流水号

校验码

位数

3

2

18

1

网省公司代码段:用于标识电网资产实物“ID”归属单位。

系统生成识别码:用于区分不同业务应用生成的电网资产实物“ID”。其中01为ERP系统源头赋码,02为PMS手动赋码。

流水号:按照数字序列自动生成。

校验码:用于检查电网资产实物“ID”的准确性。

详见《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技术规范》

2.3 标签技术路线选择

在设备铭牌上制作二维码,并同时安装RFID电子标签(或结合业务需求,现场安装RFID电子标签)。根据专业管理部门需求确定标签尺寸,同一座变电站(换流站)或同一线路中的同类型设备选用标签尺寸应相对统一。

2.4 标签样式

2.4.1 标签分类

标签分为二维码标签(见图2-4、2-5)和RFID标签(见图2-6)两类。

增量设备本体使用的二维码标签为实物“ID”二维码一体化铭牌(以下称为“二维码铭牌”)(见图2-4),有外包装的设备使用的标签为二维码标签(见图2-5)。

 

2.4.2 二维码标签

 

(1)二维码标签样式:中部为二维码本体,下侧为实物“ID”编码,完整标签图形如图2-7、2-8、2-9所示。二维码标签尺寸优先选择大标签,根据设备实际情况也可选择中标签、小标签,特殊情况下,三种尺寸均不满足要求的,可自行确定标签尺寸,具体尺寸及颜色详见表2-2。

表2-2二维码标签尺寸及颜色选型建议

名称

标签规格

大标签

中标签

小标签

异形标签

尺寸

标签

120*120mm

90*90mm

60*60mm

自行选择

二维码

90*90mm

67*67mm

45*45mm

自行选择

编码信息

宋体18号

宋体14号

宋体10号

自行选择

编码信息长度尽量与二维码宽度保持一致

颜色

标签

金属原色(不锈钢材质二维码铭牌)

白色:C0 M0 Y0 K0(PET材质二维码标签)

二维码

黑色:C0 M0 Y0 K100

编码信息

黑色:C0 M0 Y0 K100

(2)二维码铭牌样式:采用二维码标签与铭牌融合设计,分为三种形式:上下设计型、左右设计型、包含设计型。融合设计的图形样式如图2-10、2-11、2-12:

2.4.3 RFID标签

(1)RFID标签样式:RFID标签表面应印制二维码及实物“ID”编码信息。RFID标签根据尺寸大小分为A、B、C、D、F、G、H、粘帖式、扎带式九类标签(见图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

变电站设备根据应用需求主要安装B型、C型两种型号,对于开关柜等需要近距离识读的设备可安装D型标签。

换流站设备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主要安装C型、D型两种型号,对于直流穿墙套管等需要远距离识读的设备可安装B型标签。

输电架空线路杆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安装F型、H型标签,考虑运行标识一体化的安装H型标签,其他安装F型标签。

电缆线路及其他特殊环境下的设备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安装粘帖式电子标签、扎带式电子标签或C型电子标签。

配电架空线路设备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安装A型、B型、C型、H型标签,中压电杆安装G型标签,对于户内环网柜等需要近距离识读的设备可安装D型标签。

各类设备具体安装标签的规格及位置信息详见第三章标签制作安装示例。标签尺寸及推荐使用距离见表,详见表2-3:

表2-3 RFID标签尺寸及形状分类要求

标签型号

尺寸

(长宽厚,单位:mm)

推荐使用距离(m)

户外型

户内型

A

200*30*20

≥3m且<7m

B

155*30*10

105*50*3

≥2m且<5m

C

70*25*5

105*30*3

≥1m且<3m

D

40*25*5

40*25*1

≥0.5m且<1.5m

F

200*45*25

≥2m且<6m

G

320*260

260*200

由下向上识读距离≥2m且<5m,

由上向下识读距离≥12m且<18m应满足无人机巡检需求

H

320*400(应用于110(66)kV)

400*500(应用于220kV-500kV)

500*700(应用于±400kV-±500kV)

570*770(应用于750kV-1000kV、±660kV-±800kV)

≥5m且<10m

粘帖式

120*80*4.5

<0.5m

扎带式

120*80*12.5

<0.05m

2.4.4RFID标签封装

参见《电网一次设备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2.4.5RFID标签电气性能

参见《电网一次设备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2.5 标签安装要求

2.5.1 总体原则

二维码铭牌和RFID标签均由供应商在设备出厂前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技术规范》和《电网一次设备电子标签技术规范》完成安装,或者由建设单位在设备投运时同步完成安装。

二维码信息应与铭牌一体化安装设备铭牌位置。RFID标签优先安装在设备铭牌周围,参照以下优先级:1、下;2、上;3、左;4、右,安装位置示意图见图2-20。

图2-20RFID安装位置示意简图

二维码铭牌安装方式可采用螺丝固定、铆接或焊接等。RFID标签可采用螺丝、不锈钢扎带、支架、背胶粘贴等固定方式。有外包装的设备应由供应商在包装物表面安装PET材质二维码标签,标签表面应塑封。

备注:(1)安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兼顾考虑安全及便于巡视等因素,合理选择安装位置,需确保同一单位内标签在同类设备上安装位置一致。(2)使用手持读取设备,扫描方向与标签平面为垂直方向时最佳,并满足最大识读距离。(3)对于成组(套)的分相(极)设备,设备标签安装与台账录入规则保持一致,详见生技改[2010]94号《关于印发生产运行管理信息规范的通知》。(4)视实际安装需求,可以在不同位置安装同一实物“ID”的不同标签。(5)本文件内未涉及的个别特殊安装需求,各单位视实际特殊情况自行确定安装位置。

设备在现场安装后,标签受现场安装环境影响而不便于实际应用,如距离太远、角度倾斜、遮挡掩盖等因素影响到扫码或信号接收,设备运维人员可根据专业管理部门需求确定标签类型,并依据《电网一次设备电子标签技术规范》相关要求进行特殊定制。

2.5.2 各类型设备建议应用场景

参见《电网一次设备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2.5.3 标签安装安全要求

实物“ID”标签安装作业必须遵守《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规程》等规定要求。

1、严格人员准入制度,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并经安全考试合格方可准入。

2、严格现场勘查制度,工作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勘察,明确工作范围、确认标识安装位置,以及停电需求。组织开展风险分析、制定风险预控措施、做好工器具准备。

3、严格现场安全管控,设备需停电或部分停电时,应使用第一种工作票,并做好安全措施;设备无需停电或做安全措施者,应使用第二种工作票。工作期间应加强监护,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遇有登高、动火等高危作业,应设定专责监护人,做好危险点分析、风险管控。高处作业应正确使用安全带,禁止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应用绳索栓牢传递。作业人员在转移位置时不准失去安全保护。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应两人放倒搬运,并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禁止使用金属梯子。现场使用的工器具应有绝缘外壳或经绝缘包扎。在开关柜、汇控柜、机构箱等柜体上作业时严禁误碰开关按钮。

2.5.4 安装方法

实物“ID”标签安装方向分为横向和竖向两种,在安装区域充足的情况下应横向安装。当需要安装在柱状物体或横向安装空间不充足,例如需要安装在柱状物体时应竖向安装。

安装前了解设备情况,根据需要采用的安装方式提前准备安装所需的不锈钢扎带、螺丝刀、清洁布、钳子、水平尺等工具。

2.5.4.1 实物“ID”标签背胶粘贴安装

(1)核对标签实物“ID”与设备信息。

(2)参照第三章标签安装示例确定安装位置和朝向

(3)确认安装位置不影响人身、设备安全,并且方便巡视扫码。

(4)检查安装区域外观,是否有穿孔、隆起、褶皱、遮挡或表面曲率过大,如有以上情况应作相应处理或更换安装位置;检查实物“ID”标签背胶是否完好并提前准备工程胶。

(5)用测量工具确定高度,注意同类设备高度统一

(6)用清洁布清理设备待安装部位确保粘贴表面干燥、洁净。

(7)将专用的工程胶涂抹在标签背面,背面居中涂抹,不易涂抹过多,防止溢胶;涂胶完成后,立刻将标签两侧的双面胶离型纸撕除,在对应位置快速完成贴装,要求用力按压标签,背胶与安装面之前平整、无异物、无缝隙。

(8)贴胶完成后,4小时后达到完全固化,要求此期间内避免外力干扰。

(9)收回工具、辅材及边角料。

(10)安装完毕。

2.5.4.2 实物“ID”标签金属支架固定(支撑物优选安装方式)

(1)核对标签实物“ID”与设备信息。

(2)参照第三章标签安装示例确定安装位置与朝向。

(3)确认安装位置不影响人身、设备安全,并且方便巡视扫码。

(4)检查安装区域外观,是否有穿孔、隆起、褶皱、遮挡或表面曲率过大,如有以上情况应作相应处理或更换安装位置。

(5)用测量工具确定高度,注意同一类设备高度统一。

(6)用清洁布清理设备待安装部位确保安装表面干燥、洁净。

(7)根据标签大小制作相应的金属支架,将标签自带的两条双面胶撕掉,将标签和金属支架使用拉铆方式进行固定。

(8)根据支撑物直径选择两条相同规格的扎带,将扎带穿过金属支架预留孔,绑扎在支撑物上后拉紧扎带,用另一条扎带穿过金属支架另一个预留孔并绑扎在支撑物上,调整标签位置确保竖直后拉紧扎带将金属支架固定牢固,最后剪掉多余扎带完成安装。

(9)收回工具、辅材及边角料。

2.5.4.3 实物“ID”标签不锈钢扎带固定(支撑物)

(1)核对标签实物“ID”与设备信息。

(2)参照第三章标签安装示例确定安装位置与朝向。

(3)确认安装位置不影响人身、设备安全,并且方便巡视扫码。

(4)检查安装区域外观,是否有穿孔、隆起、褶皱、遮挡或表面曲率过大,如有以上情况应作相应处理或更换安装位置。

(5)用测量工具确定高度,注意同一类设备高度统一。

(6)用清洁布清理设备待安装部位确保安装表面干燥、洁净。

(7)根据支撑物直径选择两条相同规格的扎带,将扎带穿过标签侧边预留孔,绑扎在支撑物上后拉紧扎带,用另一条扎带穿过标签下方预留孔并绑扎在支撑物上,调整标签位置确保竖直后拉紧扎带将标签固定牢固,最后剪掉多余扎带完成安装。

(8)收回工具、辅材及边角料。

(9)安装完毕。

2.5.4.4 实物“ID”标签金属支架固定(隔离网优选安装方式)

(1)核对标签实物“ID”与设备信息。

(2)参照第三章标签安装示例确定安装位置与朝向。

(3)确认安装位置不影响人身、设备安全,并且方便巡视扫码。

(4)检查安装区域外观,是否有穿孔、隆起、褶皱、遮挡或表面曲率过大,如有以上情况应作相应处理或更换安装位置。

(5)用测量工具确定高度,注意同一类设备高度统一。

(6)用清洁布清理设备待安装部位确保安装表面干燥、洁净。

(7)根据标签大小制作相应的金属支架,将标签自带的两条双面胶撕掉,将标签和金属支架使用拉铆方式进行固定。

(8)先用一条扎带穿过隔离网从网内穿出后从金属支架一端预留孔穿过后卡入扎带拉紧,用另一条扎带将金属支架另一端与隔离网固定住,确保两端高度一致,标签水平,剪掉多余扎带完成固定。

(9)收回工具、辅材及边角料。

(10)安装完毕。

实物“ID”标签金属支架示意如图2-15。

2.5.4.5 实物“ID”标签不锈钢扎带固定(隔离网)

(1)核对标签实物“ID”与设备信息。

(2)参照第三章标签安装示例确定安装位置与朝向。

(3)确认安装位置不影响人身、设备安全,并且方便巡视扫码。

(4)检查安装区域外观,是否有穿孔、隆起、褶皱、遮挡或表面曲率过大,如有以上情况应作相应处理或更换安装位置。

(5)用测量工具确定高度,注意同一类设备高度统一。

(6)用清洁布清理设备待安装部位确保安装表面干燥、洁净。

(7)先用一条扎带穿过隔离网从网内穿出后从标签一端预留孔穿过后卡入扎带拉紧,用另一条扎带将标签另一端与隔离网固定住,确保两端高度一致标签水平,剪掉多余扎带完成固定。

(8)收回工具、辅材及边角料。

(9)安装完毕。

2.5.4.6 输电铁塔实物“ID”标签(H型)螺栓固定

(1)核对标签实物“ID”与设备信息。

(2)参照第三章标签安装示例确定安装位置与朝向。

(3)确认安装位置不影响人身、设备安全,并且方便巡视扫码。

(4)检查安装区域外观,是否有穿孔、隆起、褶皱、遮挡或表面曲率过大,如有以上情况应作相应处理或更换安装位置。

(5)用测量工具确定高度,注意同一类设备高度统一。

(6)采用螺栓安装方式将智能环保杆号牌(含RFID标签)固定在铁塔钢材上。

(7)收回工具、辅材及边角料。

(8)安装完毕。

7、配电杆塔实物“ID”标签粘贴固定

(1)核对标签实物“ID”与设备信息。

(2)参照第三章标签安装示例确定安装位置和朝向。

(3)确认安装位置不影响人身、设备安全,并且方便巡视扫码。

(4)检查安装区域外观,是否有穿孔、隆起、褶皱、遮挡或表面曲率过大,如有以上情况应作相应处理或更换安装位置;检查实物“ID”标签及热转印标识贴纸背胶是否完好,背胶尺寸是否合适,黏贴面积是否足够。

(5)用测量工具确定高度,注意同类设备高度统一。

(6)用清洁布清理设备待安装部位确保粘贴表面干燥、洁净。

(7)将标签的背胶保护膜去掉,确保标签水平端正后轻轻粘贴在安装部位。

(8)在标签外层粘贴热转印标识,确保热转印标识的RFID区域与标签对齐

(9)收回工具、辅材及边角料。

(10)安装完毕。

2.6 标签验收

1、标签性能验收:应对标签完整性、安装位置、牢固程度和扫码效果等进行验收,同时满足《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技术规范》、《电网一次设备电子标签技术规范》及本手册相关要求。

2、信息准确性验收:设备到货验收环节,核查标签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并扫码核对到货设备信息是否与铭牌一致;设备投运验收环节,利用移动运检APP扫码验收,核查实物“ID”标签信息与现场设备一致性,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验收过程如发现标签性能、信息准确性问题,需按照验收管理相关问题处理流程处理。

 


 

2.7 标签维护管理

实物“ID”标签损坏时,应按照要求重新制作相同实物“ID”编码的实物“ID”标签并进行安装。

运行人员应结合设备巡视,对现场设备的实物“ID”标签的完整度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必要时作为缺陷上报,统一安排修复或换新。

设备发生异动时,实物“ID”标签应跟随原设备改装在新的安装位置,确保设备信息可追溯。

设备报废后,其实物“ID”编码及实物“ID”标签不允许重复利用。

 

1 标签制作安装示例

3.1 站内交流设备3.1.1主变压器

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压器一次设备本体。三相共体主变压器按独立设备安装一个实物“ID”标签,三相分体变压器分相安装实物“ID”标签。1000kV主变标签安装在主体变,调压补偿变不安装。

1.  二维码铭牌选用大标签,RFID标签根据识读距离需求,选用B型或C型。

安装位置说明:设备本体铭牌周围。

3.1.2 断路器

适用于35kV及以上断路器一次设备本体,不含开关柜、组合电器、充气柜内的断路器。三相操作的断路器安装1个实物“ID”标签,分相操作的断路器安装3个实物“ID”标签。

1.  二维码铭牌选用大标签,RFID标签根据识读距离需求,选用B型或C型。



安装位置说明:断路器中间相机构箱运行标示牌周围。

3.1.3 组合电器

适用于组合电器独立间隔。

1.  二维码铭牌选用大标签,RFID标签根据识读距离需求,选用B型或C型。


安装位置说明:汇控柜正面,易于巡视处(预留间隔建议先安装在操作机构箱体,待扩建后安装在汇控柜正面)。

3.1.4 隔离开关

适用于35kV及以上隔离开关一次设备本体,不含开关柜、组合设备、接地变、充气柜和电力电容器内的隔离开关以及隔离开关附带的接地隔离开关。中性点隔离开关等独立的接地隔离开关(地刀)应单独制作安装实物“ID”标签。

1.  二维码铭牌选用大标签,RFID标签根据识读距离需求,选用B型或C型。



安装位置说明:

电动式操作机构:隔离开关机构箱运行标示牌周围。

手动式操作机构:运行标示牌周围的水泥或钢管支柱上。

.5 电流互感器

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流互感器建议制作两张二维码铭牌,一张安装在二次接线盒外面,一张粘贴在下部构架上,不含开关柜、组合设备、充气柜和电力电容器内的电流互感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主变低压侧敞开式的独立电流互感器应安装实物“ID”标签。

1.  二维码铭牌选用大标签,RFID标签根据识读距离需求,选用B型或C型。



安装位置说明:

单支柱安装方式:各相运行标示牌下方(或上方)正中位置。

双支柱安装方式:集中安装在右侧设备支架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A、B、C相设备RFID标签,安装高度约1.6米。

3.1.6 电压互感器

适用于35kV及以上敞开式电压互感器单相设备本体,不含开关柜、组合设备、充气柜内的电压互感器。

1.  二维码铭牌选用大标签,RFID标签根据识读距离需求,选用B型或C型。

安装位置说明

单支柱安装方式:各相运行标示牌下方,不应被二次电缆不锈钢穿管遮挡的位置.

双支柱安装方:集中安装在右侧设备支架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A、B、C相设备RFID标签,安装高度约1.6米.

3.1.7 电抗器

适用于10kV及以上串联电抗器、并联电抗器、补偿电抗器。三相一体电抗器按独立设备安装一个实物“ID”标签,三相分体电抗器分相安装实物“ID”标签。35kV及以上三相分体电抗器分相安装实物“ID”标签。

1.  二维码铭牌选用大标签,RFID标签根据识读距离需求,选用B型或C型。

3.1.13 避雷器

适用于10kV及以上避雷器。

二维码铭牌:220kV及以上避雷器选用小标签,110kV及以下避雷器可选用特殊尺寸如45mm*45mm。RFID标签根据识读距离需求,选用B型或C型。单相避雷器安装于各相运行标示牌下方(或上方)正中位置。三相位于同一架构上的避雷器,在确保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在计数器正下方从左至右依次安装A、B、C相设备RFID标签,安装高度约1.6米




    
158-1466-7869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